首页 > 强直性脊柱炎病种 >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

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好不好?

文章来源:南京强脊诊疗中心


  这两天强直性脊柱炎论坛里争得不可开交:一个名叫生命失去颜色的网友发了一个“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好不好?”帖子,结果引起了众多强直网友的跟帖,有的说,中医效果好,也有人说,中医效果不大,大家各执一词、说法不一,到底怎么样呢?


  老中医分析:

  从中医上来看,强直性脊柱炎是肾虚为主,风寒湿次之

  从中医角度看根本病因在于肾亏、肾虚,符合中医痹症范畴,但不同于一般风、湿、热痹,强直性脊柱炎相当于“肾痹”、“骨痹”。肾虚,容易感受外邪。如“肾阴虚,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成,发为骨痹,若肾阳虚,阳气卫外不同,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发为痹痹。骨痹可致骨松、骨弯、脊柱变形”。


  中医治强直,主要以补气补血、活血化瘀为主

  根据中医得出的强直性脊柱炎病因,在治疗上,中药主要以补气、补血、补肾阴、补肾阳、活血化瘀疏通督脉为核心,对强直性脊柱炎从病情、病因、病理、心理、辩证五个方面进行精细化诊断,再按平衡治疗、局部修复治疗、病灶靶向治疗的要求出发,通过内服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心理疏导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优势:副作用较小、方法简单可行、相较于昂贵的西药,中药价格实惠

  缺点:见效慢、疗程漫长、效果因人而异

  通过近几年的临床报告可以看出,中医药对AS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辨证治疗、疗程、疗效评价等未有统一的标准,中成药主要成份多含有洋金花、马钱子、雷公藤、川乌、草乌等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药,长期服用毒副作用较为明显,如何通过合理的炮制与配伍,减轻其毒性,提高其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

  风湿主任分析:

  中西医结合1+1>2 ,疗效是单一治疗的2-3倍

  真实案例:患者潘某10年

  患者资料:潘XX,男,41岁,江苏镇江某化工厂工人。

  首发症状:连续两个月的腰痛,他以为是劳累所致,一直通过贴膏药缓解疼痛,逐渐发现疼痛加剧,且大腿根部、足跟等其它部位相继疼痛才慌张地去医院检查才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

  西药治疗过程:潘某一直服用主任开的治疗强直的药,且药量需要不断增加才能止痛。起初感觉疾病在不断蔓延到其他关节,睡觉时翻身困难,起床时身体僵硬。右侧大腿根部尤其疼痛厉害,不光是关节,胃也时常痛,视力也跟着下降。后来,发展到整个背部,不到40岁,已经驼背了。

  中药治疗:后来听说中医好,来到市内一家中医院,吃了老中医开的两个中药药方,大概一年时间,病情稍微好转,但一停止,立马加重,几年来,反反复复,痛苦不堪。

  中西医结合治疗:潘某来到了南京强脊诊疗中心,找到了阮雪峰教授,在看了潘某的病症后,阮教授对他采用小分子微创技术中的微创技术去除滑膜局部炎症及增生组织进行消融和去除,控制炎症发展、激活关节活力。再通过独有的自我复制和分化的功能来修复体内关节病变坏死、受损的细胞,达到机体免疫功能重建目的。

强直1.jpg强直2.jpg
小分子微创技术3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比图


  患者现状: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潘某潘某明显感觉关节疼痛感减轻,活动恢复正常。连背也能挺直了,并且完全摆脱药物,复诊显示血沉、HLA-B27等指标趋于正常,X片显示双髋关节间隙增宽,骨质密度较前均匀。

  阮雪峰教授分析:

  潘某的康复不仅是我院,也是整个强直性脊柱炎医学界中医和西医取长补短共同治强直的一个重大突破,这表明了,中西医结合治强直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潘某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好的康复效果,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他发现的早,病情较轻,也就是治疗的最佳时机,炎症在关节腔内的附着点较浅,比较容易控制。第二就是,我院拆巨资引进,并重金聘请国外主任手把手教学,两者相结合,充分发挥出了1+1>2的效应。

  在此给患者的几点建议:

  
①,大量康复案例显示,强直性脊柱炎越早治,越容易治。
  ②,HLAb-27阳性并不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金指标,它提示的意义仅仅只有高度相关性。
  ③,强直性脊柱炎病友在药物的选择上,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如有怀孕计划时,必须和大夫沟通好,提前半年停用药物。年龄的差异,未来生活的质量要求往往决定药物的适用性。
  ④,病友正确的自我锻炼在治疗中往往占有重要的地位。如睡硬板床,去枕平卧或仰卧,避免卷曲侧卧。定期做深呼吸运动以维持正常的胸廓扩展运动;当然,游泳完全应该成为患者生命活动的固定项目。

  
方法选的对、积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完全可以治得好,点击“在线咨询”,把您的病情告诉主任,由主任为您制定一个适合您的方法,相信治愈并不远未命名.gif

5d06.gif

医院简介

南京股骨髋强直诊疗中心专注强直性脊柱炎诊疗,医院是江苏省内知名强直性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一直以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为唯一科研、诊治对象。医…… 【详情】

医院专家